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巴州區各地村民搶農時、忙耕作,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與往年不同的是,在田頭勞作的村民們都戴上了口罩。農時不等人,搶春耕也要抓防疫,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巴州區一手抗擊疫情,一手備戰春耕,兩手抓兩不誤兩推進,各項農事生產也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防疫春耕兩不誤
“我們上班,走攏老板就給我們發了口罩,查了體溫,我們干活的時候,老板都要求我們人站分散,不要聚集在一塊兒!眲谧髦械拇蠛袜l方壩村5組村民劉申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分散勞作,同時不忘使用相關防疫用品。村里的干部也走進田間地頭,不斷提醒大家小范圍、不扎堆、不聚集做好自身防護,保證安全。據大和鄉方壩村村醫王強介紹:“我們對上工的老百姓發放了口罩,并指導怎樣正確戴口罩,每天上下午分兩次做體溫檢測,同時還給他們配備了預防疫情感染的中藥,增強他們的抵抗能力!
地處大巴山腹地的巴州區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8年7月底,經過考核驗收,巴州區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近年來,巴州區舉全區之力、集全民之智,創新“資產收益”模式,讓老百姓實實在在促增收,發家致富掙票子。
為幫助農戶增收致富,切實讓村民過上土地收租金、干活有工資、年底還分紅的好日子。巴中市大水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方壩村以每畝300元的價格,流轉了土地157畝,規劃種植道地藥材,枳殼套種姜黃!拔覀兺恋亓鬓D出去一年半了,既有土地流轉又有分紅,上了年紀的都可以在這里面打工,我們在這里栽枳殼樹,栽了就要栽好,栽好了它有效益,我們工資也就兌了現了!”方壩村村民劉國輝笑著對記者說。
結合巴中市巴州區萬畝連片種植區規劃分布情況,巴州區大和鄉今年圍繞農民增收致富、振興鄉村經濟的目標,大力發展特色效益產業,現規劃巴藥產業園2000畝,分布于方壩村、崗石村、朱埡村、太華村、回龍村、界牌村一線,集中朱埡村、回龍村、界牌村三點,去冬完成1000畝枳殼栽植,今春計劃完成1000畝枳殼栽植,目前正在作業的是土地整理、翻耕、開廂,然后開始栽植枳殼樹,預計在3月底能夠全面完工。
耕種采收兩頭抓
“來,師傅,稱!要得,一哈是49.3公斤!痹谇褰偟⒘挤被乩锸斋@機械在來回耕篩,群眾正忙著采收、分揀、裝車。連日來,巴州區為連片成帶發展巴藥產業,確保巴藥產業標準化、規;l展。時下正值丹參收獲的季節,清江鎮也齊頭并進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搶抓晴好天氣推進春季巴藥的栽種。
“我們兩個人一組,大概每一天能挖500斤左右,三毛錢一斤,差不多80塊錢!弊詮凸ひ詠,清江鎮黑林村大部分村民都和曾明貴一樣,兩人一組來基地采收丹參。據了解,2019年黑林村通過引進業主流轉土地,發展巴藥產業,成立丹參良繁基地種植丹參,農戶加公司共栽植60畝巴藥,黑林村獲得土地流轉費和入股分紅。經過一年的精心的管護,丹參實現了豐收,不僅給業主帶來了效益也給當地老百姓實現了增收。
“清江丹參良繁基地,公司共流轉土地500畝,按目前采收的情況看,每畝產量能夠達到1100公斤,加工后按16000塊錢一噸計算,可以實現收入240萬元,下一步我們準備把現在種植丹參的土地種成姜黃和枳殼,公司另外流轉300畝土地,下一步還要種500畝以上的丹參!卑椭星貛X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玉峰對巴藥產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多措并舉備春耕
黑林村忙著收獲丹參,石柱村也緊鑼密鼓的忙著殘次林的砍伐,為春季巴藥種植提前做好準備。在石柱村殘次林砍伐現場,村民們戴著口罩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采用機械化砍伐和人工搬運的方式相結合,確保采伐任務順利推進。
據清江鎮林業站站長王景玉介紹:“為了達到土地連片,光照充足,讓丹參更好地生長,我們決定對栽植范圍內的殘次林進行采伐,主要范圍是一六七社大概三百方,為了搶抓這個機遇,組織了精干勞力30人,確保十天之內全面完成采伐任務!
眼下正是春耕生產的大好時節,在打好疫情阻擊戰的同時,除了對原有的常規品種進行田間管理,還要搶抓春耕生產,明確巴藥產業目標任務,按計劃順利完成2020年種植巴藥5000余畝,其中丹參1000畝、枳殼2000畝、姜黃2000畝,現正在進行的800畝殘次林淘汰,就是為了巴藥的春耕做準備。
|